汤加火山喷发5分钟内引发闪电逾2.5万次******
研究人员日前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1月中旬汤加火山喷发不仅引发巨大海啸,还一度导致闪电频发,5分钟内引发闪电逾2.5万次。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月8日报道,芬兰气象监测技术企业维萨拉公司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去年1月喷发时把大量水蒸气送入地球大气层,引发频繁闪电。
这份报告显示,汤加火山喷发在5分钟内引发2.55万次闪电,在6个小时内引发近40万次闪电。报告说,汤加火山喷发最强烈的时候,全球发生的所有闪电事件半数集中在火山附近区域。
维萨拉公司气象学家和闪电专家克里斯·瓦加斯基说,他们追踪全球发生的闪电事件40年,这是迄今探测到“最极端”的闪电密集发生情况。
报告说,就全球发生的闪电事件而言,2022年是一个“极端”年份。比如,美国2022年记录到逾1.98亿次闪电,比2021年多400万次,比2020年多2800万次。
通常只有空气相对暖湿时才会发生闪电,闪电因此多发于热带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夏季。闪电频发通常意味着气温升高,其发生频次成为研究人员衡量气候危机恶化程度的一个关键指标。瓦加斯基说,近年来闪电频发的趋势有增无减。
美国华盛顿大学全球闪电定位网络研究人员罗伯特·霍尔兹沃斯说,无论是汤加火山引发闪电的情况还是全球闪电发生趋势,他们的研究结果与上述报告情况一致。
(央视新闻客户端)
用人单位自订“土规定”解聘员工为何违法******
近日,北京二中院披露了一起劳动纠纷案,用人单位以员工张某绩效考核不合格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法院判决公司属于违法解除,双方应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澎湃新闻1月31日)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用人单位解雇员工,必须符合特定条件。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六种情形下,用人单位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此外,在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等三种情形下,用人单位虽然也能解雇员工,但必须“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严格的法律条款,保护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但也有一些用人单位试图用“小动作”绕过法律规定。其中,自定一份内部规章制度,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去留实行挂钩,是很常见的做法。这些单位一旦遇到员工考核结果不达标的情况,就可能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能胜任工作”为由,将员工“炒鱿鱼”。
北京二中院披露的这起纠纷也是如此。涉案用人单位早早制订了自己的绩效管理办法,规定企业有权对考核结果为待改进的员工予以解聘处理,无须支付任何补偿或赔偿。乍看上去,解聘当事员工,似乎是企业依规行事。但在法院看来,企业自订的“土规定”并不能改变这种行为的违法属性。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而不能自行其是,不把员工利益放在眼里。劳动立法之所以如此设计,正是为了避免用人单位自定“霸王条款”,侵犯劳动者权益。
一个用人单位,对员工最严厉的处罚,莫过于解聘开除。绩效考核反映的是员工工作实绩,并不能与劳动者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混为一谈。一个绩效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就算“不胜任工作”,法律也规定了“挽救措施”,要求先“进行培训或者调整其工作岗位”,这也体现了法律以人为本的温度。
在这起纠纷中,员工张某既没有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也没有犯多大的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多重的损失,入职后若干年的表现,也都在“合格线”以上。数次考核结果为“待改进”,直接就“一棒子打死”,砸掉养家糊口的饭碗,于情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
基于现实生活的丰富性、立法的抽象性,任何法律条款都不可能穷尽一切现象,劳动立法也是如此。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在这起劳动纠纷案件中,法院通过掷地有声的司法判决,明确员工考核不合格不是解除劳动合同的充分理由,为用人单位划定了一条清晰的法治红线,张扬了从严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立法精神。(中国青年报 刘婷婷)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